新闻资讯

NEWS

闽茶海丝行西欧站 | 丝路远航,把茶言欢

2017/03/01

  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人工培植茶的国家。中国茶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传入欧洲,1545年前后,意大利人赖麦锡的《航海记集成》中提到了中国的茶,这是欧洲最早的有关茶的文献记载。茶成为拉近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纽带,17世纪以后中国茶开始逐渐占领欧洲人的食谱,以闽茶为代表的中国茶与欧洲的渊源由来深厚。

    伦敦时间2月20日,由中国福建省农业厅主办的“闽茶海丝行”西欧站经贸活动启动仪式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。福建省人民政府黄琪玉副省长、刘琳副秘书长、省农业厅黄华康厅长、茶叶专家及华祥苑、大闽、永生、仙洋洋、同泰春、凯捷、元泰、武夷星、苏福、金溪、正山堂、八马、日春、三和等首批15家福建茶叶企业代表团成员抵达伦敦,拉开闽茶为期10天的在英国、西班牙、法国的经贸合作、文化交流、话缘叙旧之旅的序幕。

    在伦敦的启动仪式上, “闽茶海丝行”经贸代表团成员与中国驻英国使馆代表、伦敦市政府官员代表、英国商界代表、华人华侨、英国主流媒体及新华社记者约160人出席了活动。福建省副省长黄琪玉、英国上议院总法务官戴维森勋爵、中国驻英国使馆经参处参赞张斌,分别进行了致辞。活动现场,黄琪玉副省长与戴维森勋爵互赠了具有两国文化特色的礼品,共同见证了中英人民的友谊。

    伦敦站启动仪式上,三和茶业董事长吴荣山、正山茶业总经理江志东、武夷星茶业副总经理黎飞雄、春伦茶业董事长傅天龙及英国茶叶学会创始人詹妮弗•伍德就如何推动中英开展茶叶经贸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,气氛十分热烈。黎副总还向现场嘉宾介绍了武夷岩茶到英国的历史及渊源。他在发言中谈到中国茶叶的输出常伴以茶文化的交流和影响。英国在16世纪从中国输入茶叶后,在欧州茶饮逐渐普及,并形成了特有饮茶风俗,讲究冲泡技艺和礼节,其中有很多中国茶礼的痕迹。茶叶的输出常伴以茶文化的交流和影响。英国在16世纪从中国输入茶叶后,在欧州茶饮逐渐普及,并形成了特有饮茶风俗,讲究冲泡技艺和礼节,其中有很多中国茶礼的痕迹。

    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“中国西班牙茶叶文化贸易合作洽谈会”上福建省茶叶企业代表与西班牙贸易企业进行座谈,推介福建红茶、乌龙茶、白茶和茉莉花茶等特色名茶,促进福建茶叶出口,实现互利共赢。举办“闽茶文化推广中心”授牌仪式,推介闽茶,通过设立推广中心,使其成为进一步宣传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窗口,增进中西两国的文化交流。

    法国是“闽茶海丝行”西欧站的最后一站。以茶为媒,以茶觅商。活动中,元泰、华祥苑、同泰春、誉达、春伦、天湖、武夷星、品品香、奇隆翔等9家福建茶叶企业与法国合作方签署了茶叶购销合同,合同金额1.62亿元。

    法国是世界最知名的葡萄酒产国,法国红酒享誉全球,中法企业家就“茶酒”关系展开对话。肖文华、林有希、傅天龙、黎飞雄、周绍迁、王文礼分别就“中国茶和法国酒”、“中国茶的产地和功效”、“茉莉花茶,飘香海外”、“好山好水武夷岩茶”、“加工茶的实用和畅销”以及“中国功夫茶”与法国企业家们畅谈,他们各抒已见,相互学习借鉴, 气氛热烈。武夷星常务副总经理黎飞雄就“茶与酒”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,法国人重视酒文化就像茶在中国的重要性一样,红酒不仅蕴含了法国的历史与文化,更孕育了法国人的天生优雅与浪漫。想起法国就会想到闻名于世的法国葡萄酒,就像茶成为中国的在世界的代名词一样。
    活动现场,黄琪玉副省长与法国国务院秘书(部长级)Leguen Jean marie互赠礼品,共同见证长达300年的中法茶缘。

    以茶会友,以茶言商。2016年5月,"闽茶海丝行"正式启动,首站走进徳国、捷克、波兰,2016年11月,第二站走进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和印尼,今后"闽茶海丝行"还将走进各大洲更多的有代表性的城市,推进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。